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一壶清茶 三五知己

在音乐声中欣赏《断砚斋》的收藏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明信片欣赏:韩国的世界遗产-佛国寺与石窟庵  

2009-01-31 09:08:36|  分类: 【明信片】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韩国的世界遗产-佛国寺与石窟庵

 

石窟庵

 

 

佛国寺

 

【简介】

 石窟庵和佛国寺 


中文名称:石窟庵和佛国寺
英文名称:Sokkuram Grotto and Pulguksa Temple 
国家:    韩国
所属洲: 亚洲
编号: 312-001

 

  1995 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(I) (IV) 被列入《世界遗产目录》。评为遗产的报告: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9届会议报告。
  
  公元八世纪,此建筑被建在吐含山的山坡上,在石窟庵里有一座纪念性的佛像,面朝着海中的普密斯帕莎穆德拉。环绕在四周的神仙,菩萨和信徒的肖像,雕刻成顶部的和基座的浮雕,都非常逼真、精致,属于远东地区佛教艺术杰作。佛国寺创建于公元752年, 这个洞穴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意义的宗教建筑。
  
  佛国寺坐落在庆尚北道东南的吐含山山腰处,创建于新罗法兴王二十二年(公元535年),公元751年新罗景德王时期国相金大成重建,774年竣工。1593年日本入侵时,大部分建筑物惨遭焚毁,只有当时的石造建筑物得以保全,如:三层石塔和多宝塔的基座和紫霞门、安养门前的大型高台,以及可以拾级而上的石桥形石砌台阶大都是公元前750年前后建造的。

  寺庙中所有的木结构建筑物都是后世复原重建的,现存的寺院规模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。佛国寺背依青山,碧溪川流,林木茂密,掩映在绿叶之中的山门上书有“吐含山佛国寺”6个金黄色大字。

  步入山门,并排建筑的两座双层石坛迎面高耸,向着石坛的两边架有4座石桥。一面是青龙桥、白云桥,一面是莲华桥、七宝桥。桥下以前曾建有象征寺院与尘世相隔的九品莲池,后遭毁坏。

  从七宝桥往上可到达紫霞门,门内有大雄宝殿。殿的两侧各有一塔:东塔称多宝塔,高10.4米,是建在双层基座上的三层石塔,为新罗石造美术的代表作品,被列为韩国第20号国宝;西塔称释迦塔,高8.2米,是新罗的典型石塔,外形质朴,匀称美丽,被列为韩国的21号国宝;这两座塔是新罗时期宝塔中最精美的,曾经使当时的佛国寺成为最流行的“双塔”格局的典型。

  极乐殿内供奉的金铜毗卢遮那佛和阿弥陀佛,都是新罗统一时代铸造的珍贵文物。

  佛国寺属迦蓝布局形式,其特点一是以大雄宝殿为中心,紫霞门、无说殿左右的回廊环绕的院落,和以极乐殿为中心,从安养门左右至极乐殿后的回廊环绕的院落东西并列;另一个特点是释迦塔和多宝塔双塔式迦蓝的形式。此外,金堂大雄宝殿的基座、无说殿和极乐殿的基座也属迦蓝建筑物的基座形式。
  佛国寺的石造古迹都是用花岗岩建造,其形态、建筑方法均为当时土木建筑技术之精髓,华丽宏伟,表现一种平衡和谐之美,是韩国石造艺术的宝库。

  石窟庵坐落在吐含山东侧半山腰上,公元751年与佛国寺同时兴建。因其是在一个自然巨石凿成的石窟之内建造的佛寺而得名石窟庵。石窟庵的人工石窟是将白色花岗岩凿成石龛,庵内供奉着韩国最精美的石雕艺术精品—释迦牟尼象。石窟庵雕凿手法奇特,被誉为新罗王朝在宗教、理论、科学及造型艺术全盛时期的空前绝后之作。它的营造计划将建筑、水利、几何学、物理学、宗教、和艺术融入统一的整体,它的规模、雕刻的精巧以及空间布局堪称世界杰作。吐含山是新罗王国防御外来入侵的天然屏障,石窟庵东面朝海,站在庵前可以眺望苍郁的海面,观赏美丽壮观的东方日出。过去一直是人们进香许愿、祈求国泰民安的地方。

  按照当年的设计,石窟庵是佛国寺的附属部分,出佛国寺,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,穿过景色优美的树林,就可以抵达石窟庵。石窟庵自身为一座完整的寺院,庵内由前室和后室两部分组成,中间有一条走廊相连。前室为正方形厅堂,堂内石壁上浮雕佛教8部神将和金刚力士。后室为主殿,拱形殿堂直径6.85米,大殿中央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,用白色花岗岩雕刻而成,高3.48米。佛像盘坐在八边形莲花石台上,神态安详宁静,慧眼微睁,慈祥的眉宇间凝聚着睿智,似要开口讲经的鼻和嘴,下垂的双耳,都显示出内心世界的高洁。周围的石壁上刻有11面观音象和佛陀10位弟子象浮雕;石壁上部、穹顶下面的一些壁龛内安放着观音象,穹顶有浮雕装饰。石窟庵的释迦牟尼像不仅在东南亚,即使在世界上也是及其罕见的。这一出类拔萃的佛教杰作,却在佛国寺建成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被外界遗忘,惟有当地人牢记在心里。20世纪被“重新发现”。1995年12月与佛国寺作为一个遗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。 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10)| 评论(1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